2年半,2个年度第一,7个季度第一,vivo真是赢麻了!
近日,Counterpoint发布了2023年Q2中国市场手机出货量数据报告。报告指出,vivo凭借S17等系列的强劲表现,以17.7%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一。
这是自2021年以来,vivo第七次拿下国内市场单季第一的桂冠。不得不说,vivo行业领跑者的姿态愈发稳健!
在经历了多年市场低迷期与疫情的洗礼后,如今国内市场「VO荣米」新格局基本成型,手机行业也进入到了「高端定天下」的全新的生命周期。
与此同时,官方经济数据与行业利好出台,也预示着手机产业有望告别寒冬,即将进入复苏周期。
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,2023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.5%,第二季度增长6.3%,保持稳步增长,得益于高新技术产业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,智能消费制造产业大涨,同比增长12%。
另外,7月底多部门出台“加速推动电子产品升级换代”、“大力支持电子产品下乡”等12项措施,全面促进电子产品消费,对于手机产业而言,无疑是「最强BUFF」加持。
寒冬将去,春风袭来。
穿越三年低迷周期,逐渐站稳高端市场的vivo,很显然已经做好准备去迎接这一「春暖花开」的时刻。
正如vivo创始人、总裁沈炜在开年致辞中所提到的,智能手机下一个十年的画卷已徐徐展开,仍有诸多挑战,但也有无限空间。只要vivo心里装着用户,坚守本分和平常心,坚持长期主义和利他共赢,埋头种因,直面挑战,就一定能够穿越周期,成为更好的自己,成为健康长久的伟大品牌。
vivo何以夺冠:高端破局
过去3年,高端破局可以说是每一家国产手机厂商老板案头的Highest Priority任务:“全面对标苹果”、“冲刺全球高端第一阵营”……回看各家曾经高调立下的Flag,我们不禁要问,3年过去了,有谁真的做到了?
vivo,没有高调的Flag,没有声势浩大的口号,只有埋头种因,坚持长期主义,以用户为中心的坚定信念。也正是因为如此,让vivo不仅穿越了低迷的弱周期,逆势引领VO荣米,打破了多年来「华米OV」的固化格局,还一步踏进了高端手机市场阵营。
2022年,vivo X80系列拿下了3500元-5000元价位段销量冠军,被业内评为2022年度“最佳口碑机型”与“安卓阵营保值率最高机型”,成功奠定了vivo高端突破的信心;随后,新一代X90系列,进一步延续前代的强劲走势,发布至今持续保持3500-5000元价位段冠军地位,堪称“高端旗舰守门员”,成为移动影像领域的标杆之作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今年上半年的618大促中,vivo不仅以18.2%的份额位居榜首,其高端旗舰vivo X Flip更是斩获折叠屏手机累计销量第一,vivo X Fold2则紧跟其后夺得第二。如此成绩,足以证明vivo在高端高价位段市场的消费者认可度。
而这一切的背后,并非一朝之功,是vivo坚定方向、坚持长期主义的成果,比如X数字系列,从X30开始至X60,vivo不断围绕影像影像方向寻找该系列的新定位,并明确了影像旗舰的方向;再到X80,则是X系列向高端破局持续获得应有市场份额的奠定基础之战;直到X90系列,成为影像旗舰标杆之作,销量与口碑双赢,成功站稳高端圈。
正如华为的P系列,早期走的是君子如兰的商务旗舰路线,而从P9系列则联手徕卡开启了影像旗舰新定位,并持续创新深耕,将P系列推向了全新的高度,同时移动影像也成为华为品牌力的主引擎之一。
实际上,不只是华为,包括苹果在内,影像力已经成为各家大厂秀肌肉的必要且重要动作,毫不夸张地说“影像力做不好的,注定被淘汰”。
vivo之所以能够问鼎国内市场第一,高端突破是关键,它不仅仅代表着客单价变高了,更代表着品牌认知、品牌价值的提升,从而带动整体产品线的表现。
我们就不禁要问,在弱周期下,vivo是如何敢于逆周期而行,并成功突破高端的?
或许我们可以从沈炜的这句话中找到答案:“只有坚守初心,坚持长期主义,勇于变革和创新,践行增效降本,埋头种因,企业才能基业长青。”
什么是坚持长期主义?坚守初心?vivo的初心是什么?坚持做正确的事,坚持做长远的事,坚持做需要长时间积累的事。对于vivo来说,做正确的事就是要以用户为中心,明确方向。
vivo执行副总裁、首席运营官胡柏山曾在演讲中提到,对于任何科技企业而言,想要活得健康,活得长久,唯一的路径就是通过科技创新去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。
胡柏山曾经总结vivo的产品开发方法论,一言以蔽之:“以用户需求出发的设计驱动”。
回看vivo近30年的发展历程,看似vivo每次都成功把握住了时代命运齿轮的转动,实际上是每次都切中了用户的实际需求:1995年,vivo通过电话机产品,确立了行业头部地位;2005年,完成电话机向手机产业的升级转型;2011年又快速入局智能机产业,用了4年时间,成为国产手机TOP5品牌,带来了X系列;2019年,vivo进一步明确了设计、影像、系统、性能四大长赛道,确立了高端破局、伟大产品的方向;2021、2022拿下国内手机市场两连冠。
虽然行业里大家都在困恼,越来越卷了。但胡柏山却认为,在用户所真正关注的地方卷,其实对这个行业的发展是好事。“一个行业最怕的是什么?最怕没东西卷了,只能去卷价格战。这样的行业其实就没有未来了,我们希望大家不断的去卷产品本身。”
当我们把时间线拉长,更容易理解vivo“本分”价值观的意义:以用户为导向、坚持长期主义、勇于变革和创新、埋头种因。
这便是一个企业健康长久发展的核心,也正因如此,vivo才能在手机产业低迷期保持着高质量健康发展,并未陷入内卷黑洞、未出现资金缺口,不仅活的好,还完成了国内市场排位逆袭与高端市场的破局。
“每一场时代的冲击,都是质变的契机”,沈炜曾如此说道。
高端破局密码:强产品 重品牌
什么是高端?
这是目前很多品牌都没有搞明白的问题,吊打苹果?高定价?很显然,都不是。
真正的高端是产品向「全能旗舰配置基础上,拥有着独有的超长板」,同时还要在品牌向「用户内心抢占高端品牌认知」,也就是「强产品」 「重品牌」,苹果也是同样的逻辑。
以vivo X90系列为例,就很好的诠释了「强产品」的逻辑,该机在全旗舰配置的基础上,拥有着超长板的影像能力,比如独有的专业人像、堪比夜视仪的4K夜景视频、苍穹夜景系统、准确且丰富的影调、不俗的全焦段表现等等。
而这一切的功能并非「为做而做」,而是以设计驱动为出发点,以用户为中心,持续挖掘用户的真实需求与体验痛点,并通过技术驱动逐步落地,进而塑造成属于vivo的风格化影像定位。
比如专业人像,vivo首先解决用户全场景拍得清的基本需求,在2016年发布的vivo X7系列上率先实现了前置柔光灯;然后解决拍的美的需求,带来持续迭代的自研人像算法;接着解决用户对于真实与质感的追求,与蔡司联合研发,引入了蔡司经典人像镜头效果;在经过长期的积累后,便有了vivo独特风格化专业人像。
这便是vivo所坚持的长期主义,不走弯路,持续投入,用小10年的时间成就了vivo在影像领域的领先地位。
同样,这亦是vivo近几年在移动影像上实现爆发式增长的原因。
日前,vivo在其影像盛典上公布的信息显示,前沿技术层面,vivo将AI大模型融入到移动影像,并将重庆3D实验室的感知识别能力赋能到2D影像,未来拍摄的人像照片可以直接实现AIGC处理,比如虚拟与现实结合的生成式人像风格、人像属性编辑、人像AR特效等等。
除此之外,vivo和蔡司持续进行影像方面的探索,为进一步抑制炫光和鬼影产生,全新升级的蔡司T*镀膜将搭载Multi-ALD技术,并将配备在下一代vivo X系列旗舰机型主摄上。其影像能力或将迎来近几年中最大幅度的一次提升。
X80系列奠定了vivo高端突破的信心,X90系列树立了影像旗舰的标杆,如今的vivo已完成了与国际头部玩家从追赶到赶超的阶段,下一代X系列将开启超越到引领的新阶段。
业内有认识表示,“从vivo X80开始做到均衡,到了vivo X90,其实我们效果相对领先的情况下,体验已是比肩苹果了”。
正如前面提到的,vivo在设计、影像、系统、性能四个关乎智能手机竞争核心点上进行了长赛道布局,建立研发团队,设立专属研发实验室,在四大技术长赛道上聚焦用户痛点、行业卡点进行技术突破,引领了行业趋势。
也正因为如此硬核实力、持续的创新、与信心,才能称得上「强产品」。
我们经常说酒香不怕巷子深,然而,这样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,在如今的时代,好酒也怕巷子深,需要我们理直气壮、大声的吆喝。这就需要品牌的力量。
品牌,这是一个需要时间与大投入去沉淀的工作,且很难在短时间内看到成效,因此很多品牌虽然口号上、产品上在追逐高端化,但在品牌策略上并没有大的变化。
那么品牌到底跟高端有什么关系?
比如说一块劳力士卖十几万,它最大的价值是什么?是外观设计,还是机芯?其实它的消费人群买的是它的品牌价值、它的历史、它的故事,还有包括它的门店建设,以及劳力士这三个字。
可见,品牌价值的重要性,它决定着一个品牌的高度,是高端突破最为重要的一环,其比重要高于产品本身,是一个意识流的东西。
“vivo的战略机会在品牌的高端突破上,用户导向的伟大产品与极致服务是高端突破的路径,前瞻布局的创新能力是伟大产品的基石。”沈炜说道。
此刻,我们回过头来看,vivo能够连续2年成为亚洲最具影响力峰会博鳌亚洲论坛战略合作伙伴、成为世界杯战略合作伙伴、牵手亚运会等动作,实际都是在为全球一流伟大品牌做准备。
当各家还在卷产品时,vivo已经在下一场竞赛中奔跑了。
编者按:
一方面是手机行业销量降速放缓,一方面是政策面的大利好,多家机构看好手机行业下半年的市场表现,国内手机市场复苏的信号已经亮起。
VO荣米高端化升级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,面对春暖花开,向上生长势不可挡。
尤其是vivo,无论产品,还是品牌,都在过去3年中完成了蜕变,其爆发期正好赶上了市场的向上拐点,也正是行业地位迎来质变的契机,开启拉距战。